👑 慧智癌監控基因檢測 v1.0/ v2.1

慧智癌監控有提供針對特定癌別的專屬套組,也有提供廣泛癌別的檢測套組,所有實體腫瘤病患皆可適用,並依據需求、預算、用途與醫師討論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檢測品項。

慧智癌監控提供不同大小、不同內容的套組,供醫師及病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基因檢測:
  • 癌監控-各癌別: 慧智基因為特定癌別病人設計專屬檢測套組,評估標靶治療及特定臨床試驗用藥基因,共檢測13~26個基因,包含肺癌/乳癌/大腸癌/泌尿道上皮癌/膽管癌等檢測套組。
  • 癌監控 v1.0: 癌監控 v1.0共檢測31個基因,包含所有癌別標靶用藥相關基因,所有癌別的病人皆可適用!
  • 癌監控 v2.1: 癌監控 v2.1共檢測77個基因,包含所有癌別標靶用藥相關基因,以及臨床試驗用藥基因,所有癌別的病人皆可適用!
  • 癌監控 v2.2: 癌監控 v2.2共檢測197個基因,包含常見標靶用藥相關基因,以及復發監控相關基因,所有癌別的病人皆可適用!
  • 癌監控 v3.0: 癌監控 v3.0共檢測249個基因,包含癌監控 v2.1、v2.2所有基因,評估用藥及復發風險,所有癌別的病人皆可適用!

慧智癌監控在檢體類別上有很高的彈性,可以用以下三種方式送檢:
(1)組織檢體: 病人可以用穿刺、內視鏡、外科手術取得腫瘤的組織檢體,依據腫瘤組織的突變找尋適合的標靶用藥,並申請健保NGS、健保藥物的給付。
(2)血液: 透過抽血的方式進行液態切片的分析,檢測血液中循環腫瘤DNA(ctDNA),可以用於評估標靶用藥、術後治療及復發風險。
(3)體液: 特定癌症可採取周遭體液進行分析(例如肺癌檢測胸水,胰臟癌檢測腹水),進行液態切片的分析,檢測體液中的ctDNA。
慧智為因應臨床各式各樣的需求,提供彈性的檢體類別,病人應與醫師討論,評估最適合的分析方式。

慧智癌監控有用藥相關的套組也有復發相關的套組,且組織、血液及體液皆可送檢,因此早期、晚期、轉移癌症病人皆可使用,可分為以下三種用途:
(1)尋找標靶治療: 運用組織切片分析突變,同時符合健保給付規定,若無法取得組織切片,也可以用液態切片分析。
(2)評估病人預後: 液態切片分析循環腫瘤DNA (ctDNA)可以做為病人預後的指標,幫助醫師評估治療強度。
(3)監控癌症復發: 持續以液態切片監控,可以提前得知是否發生復發或者惡化,讓醫師能提前應對。

開刀後,病人依然會有復發或者再度惡化的可能性,這時癌監控就可以用組織切片或液態切片,提供醫師更詳細的癌症資訊。
  • 組織切片: 開刀取得的檢體可以進行基因分析,了解病人的基因突變,後續病人若需要用藥,就可以依據檢測結果尋找適合的標靶治療,同時符合健保NGS、健保藥物的給付規定。
  • 液態切片: 病人可以在手術前後抽血檢測ctDNA,觀察ctDNA的變化並評估復發風險,術後也可以持續用液態切片追蹤,可以提早發現復發握轉移的跡象。

手術後檢測ctDNA,根據結果可以分成以下兩種情形
  • ctDNA陰性: 病人通常預後較佳,後續可以定期追蹤
  • ctDNA陽性: 病人通常預後較差,且復發風險高,可以評估是否需要術後輔助治療
若檢測出來發現陰性、沒有測到ctDNA,並不是檢測無效,而是代表手術後體內癌細胞已經明顯減少,這樣情況的預後通常較好,可以根據檢測結果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。

對於第四期的病人,醫師可能會評估適合的全身性治療,例如標靶治療、化學治療、免疫治療等,而慧智癌監控可以協助評估適合的標靶治療,
  • 組織切片: 以組織檢體了解病人的基因突變,依據檢測結果尋找適合的標靶治療,同時符合健保NGS、健保藥物的給付規定。
  • 液態切片: 當病人無法取得組織檢體時,可以用液態切片評估適合的標靶治療,此外也可以持續用液態切片監控癌症,評估癌症是否惡化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