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改編自劉志鴻醫師不孕專欄
我需要做「第三代」,甚至「第四代」試管嬰兒嗎?
將試管嬰兒治療的科技,區分成第幾代,其實在歐美先進國家並沒有這樣的分法,劉醫師不太喜歡此劃分方式。原因為「第三代」聽起來似乎優於「第一代」,如果是手機和電腦等3C產品,大家當然追求最新一代,越新越好,有了第三代,就會期待第四代出現。
但試管嬰兒界,並不是這樣。
試管嬰兒科技的許多基本功,就是「第一代」的基本款,很多細節從發明到現在,不斷地再進步。對大部份不孕夫婦,使用「第一代」的基本款,常常是最好的選擇。劉醫師認為現今以第幾代做為區分的背後目的,應該是在驅使不孕夫婦不自覺的一窩蜂追求所謂「第三代」,甚至「第四代」、「第五代」試管嬰兒。下文我們來看看每一代試管的比較:
● 第一代試管嬰兒:
指體外受精、胚胎培養的基本過程。將取出的精子和卵子一起放在體外培養皿中,讓卵子自然受精,形成早期胚胎後再植入子宮孕育。這是最基本、也最重要的試管嬰兒治療步驟,大部分病人用「第一代」試管嬰兒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成績。
● 第二代試管嬰兒
針對嚴重男性不孕設計的。當男性精子量極少及品質極差的情況,將精、卵取出並一同放置體外培養皿中培養,但精卵無法自然受精。這時,必須要再特別幫忙精蟲一把,透過顯微注射(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, ICSI)將精蟲強行注入卵子內,強迫受精;甚至可運用在完全射不出任何精蟲的病人,從睾丸直接抽取精蟲來做顯微注射,有了這個技術,需要借精蟲來生育的人,變得少之又少。
劉醫師回憶起,當時比利時發明單一精蟲顯微注射(ICSI)的隔年,劉醫師就前往當地取經,在第一時間將這個技術引進台灣,因此台灣最初數百例ICSI,都是親手以顯微注射一一完成受精的,除了領先亞太地區,也領先於許多歐美國家。然而,並不是二代就比第一代技術好,根據歐美文獻顯示,精蟲沒很大問題的人,若施行ICSI除了多花錢以外,並不會增加懷孕率,反而因為多了不必要的侵入性步驟,導致成功率下降。甚至,歐盟和美國醫學會的理事長,都曾站出來呼籲:精蟲沒有大問題的病人不需要做單一精蟲顯微注射(ICSI)(註),很多統計都顯示,(第一代)試管嬰兒治療優於或相等於ICSI。
● 第三代試管嬰兒
在胚胎植入前增加"染色體篩檢"(PGS或稱PGT-A)的步驟。大致流程如下:首先胚胎需培養5~6天大,形成囊胚→再切下5~6顆胚胎外圍細胞,進行染色體篩檢以及冷凍胚胎→待報告出來,選擇染色體正常的胚胎→解凍胚胎→再植回母體子宮。
對於多次植入後失敗、習慣性流產或經濟許可且高齡等因素的病人,選擇PGS(PGT-A)的優點:可以挑選染色體正常、容易著床的胚胎植入,有效減少多胞胎風險,並且提早成功懷孕的時間,是被醫界肯定的做法。
缺點則為需負擔額外費用、胚胎多了受損及誤診風險,且每間胚胎實驗室的切片經驗和送檢單位平台的好壞,其實病患是不容易判斷的,因此可以依個人需要,事先與醫師好好討論。
還有第四代、第五代?或是有更進階版本?
為了構築讓大家拼命追逐第幾代的市場氛圍中,就跑出「第三代普拉斯(3+)」,甚至連「第四代」也出來了。
● 「第三代試管嬰兒普拉斯」(IVF 3.0 plus)-意指增加使用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(ERA),來調整選擇胚胎著床的時間點,再進行植入。
● 「第四代試管嬰兒」-指的是進行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(PGS/PGT-A)加胚胎縮時攝影及人工智慧演算法來選擇胚胎。
眾多檢測方式把民眾搞得糊裡糊塗,也不曉得怎麼選擇的時候,就更容易認為那就做最貴、最新一代吧。
治療前先與醫師討論最適合方式 幫荷包做把關
顯微注射(ICSI)、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(PGS/PGT-A)、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(ERA)或縮時攝影人工智慧等等,以上都是試管嬰兒的附加治療項目。
沒有前後或優劣的問題,只有必要與否的問題,如果不分青紅皂白,硬是要追第二、三代,花錢事小,做太多不必要的步驟,有可能搞得成績不好,反而"一代不如一代"及不符合病人利益,建議治療前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方式。
參考文獻
(註)We clearly overestimate the effect of ICSI. The enthusiasm for ICSI is "unjustified", its use in most non-male cases is "unnecessary, ineffective and costly care".(Han Evers) Human Reproduction, 2016, 1381–1382
原始文章出處 劉志鴻醫師不孕專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