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May 22 ,  2018

子癲前症的預測技術│蘇怡寧醫師專訪

羅氏(Roche)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,為全球在西藥及診斷之領導品牌。《Dia:gram Magazine》由羅氏出版一年兩刊,主要介紹全球生技領域具重要且創新研究之學術人士,以及目前與未來的生技趨勢、新檢測、新診斷方式。 2018年第3期的《Dia:gram Magazine》訪問到知名基因遺傳學者蘇怡寧醫師,分享子癲前症的預測技術。

子癲前症的發生原因,在蘇怡寧醫師觀點中,目前還是尚未明朗。當醫療界逐漸重視PlGF的存在時,卻鮮少有人知道 sFlt-1與子癲前症的相關連性。

由於臨床證據的缺乏,對於孕婦子癲前症的檢測,目前尚未納入國內的產檢規範中。但在蘇醫師的臨床研究裡,PAPP-A、PlGF,並搭配子宮動脈血流檢查,已經能在懷孕早期預測子癲前症的發生機率。

蘇醫師說:在這之前,我們無法有其他更準確的方式, 知道媽媽是否有罹患子癲前症的癥兆。

在孕期中,子癲前症主要產生的症狀為高血壓及蛋白尿,但要判別出來不是那麼的容易,原因是其他症狀與許多典型懷孕的情況相似,例如噁心、下背疼痛、體重增加,以及四肢水腫。若不檢查與處理,對媽媽及寶寶有嚴重的併發症。婦女會有中風、癲癇、器官失能,有時候會導致死亡。而在子宮內的寶寶可能會有生長遲緩及出生體重過低的情況。

全球統計,每年每10例孕產婦死亡案例中,約有4成因子癲前症所致,以及15% 胎兒早產的主因之一。婦女若有子癲前症病史,也會增加未來罹患血脂異常、高血壓、心血管及腎臟疾病的風險。

在台灣,我們看見許多晚生育的婦女,罹患子癲前症的機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,約 5% 屬於高風險族群,有 2% 的患者症狀會非常嚴重。 雖然子癲前症在精準病理生理學中的影響尚未釐清,但對於這個會造成危及的生命情況下, sFlt-1 及 PlGF 這兩個生化指標,能在疾病診斷及管理上,提供有效的治療策略指引。

現今,測量高血壓及蛋白尿,是國際醫學上診斷子癲前症的黃金標準 (gold standard),但這兩者在評估婦女對於是否有子癲前症以及疾病發展上,被認為是不良好的預測指標,有許多患有子癲前症的婦女未出現任何症狀。因此,導致醫療機構每年花費約一億兩千美元,在子癲前症的照護上。

蘇醫師說,在臨床上,子癲前症實際出現的症狀,以及後續的治療方式差異很大,很難在疾病進展上做正確的診斷及評估。但現在,精準的診斷工具,能幫助可能發生子癲前症的媽媽,比在標準診斷上,有更好的預測。

蘇醫師也提倡,利用先進的篩檢技術,測量媽媽血液中 sFlt-1及PlGF的比例,能準確預測婦女罹患子癲前症的風險。"這樣的檢測使我們有能力排除子癲前症的可能性,我們確信風險值未顯示異常的孕婦,不太可能會罹患子癲前症。倘若患有子癲前症,我們可以先採取適當的措施,來進行監測及治療。"

此外,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,使用 sFlt-1/PlGF 子癲前症檢測,可以使住院率降低 50%,且每年幫助國民保健署,節省近 2800萬英鎊的支出,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。

有了這樣的進步,蘇醫師說: 「現在要做的,是加深醫護人員在科學上的認知,讓孕婦能夠重視自己及胎兒的健康,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。」

※延伸閱讀 來聊聊子癲前症
※延伸閱讀 子癲前症早期/中晚期風險評估

撰文者羅氏(Roche)編輯出版 ╱ 文章出處《Dia:gram Magazine》2018年第3期